•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进口大片
  • 挑战极限争分夺秒:《移动迷宫2:烧痕审判》勇闯迷宫新篇章
  •   美国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险电影《移动迷宫2:烧痕审判》于2015年11月04日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

      该电影是詹姆斯·达什纳的反乌托邦科幻三部曲的第二部,由导演韦斯·波尔执导,主演包括迪伦·奥布莱恩、卡雅·斯考达里奥和托马斯·桑斯特等。

      虽然所表面上给人安稳舒适的感觉,但负责人詹森却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测试,并向托马斯会将他们送到一个安全的区。

      荒芜的叙事构建分为两个方面:导演通过构建基于未来科技的荒芜宏大背景来呈现给观众,同时将人性的荒芜融入到人物的塑造中,展现了个体主体的荒芜状态。

      在《移动迷宫1》中,以绿色为主色调,创造了一个原始自然的人类社会阶段的生态空间,一个与世的乐土。

      而在《烧痕审判》中,叙事空间的构建出现了变化,自然生态空间被完全抹去,为两个非生态的空间组合:机械化的人类所和荒废的焦土世界。

      电影一开始,逃离迷宫的托马斯等年轻人被科学实验组织,由詹森领导,救援并进入神秘的人类所。

      作为电影前半段的叙事空间,人类所是由极端科学主义价值观引导的、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所构建。

      现代文明中的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使科学在人们心中拥有无比权威地位,形成了科学至上的观念,并引发了科学主义。

      在以科学为中心的所叙事空间中,自然生态成分完全被机械化元素取代,原本伪装成生态的《移动迷宫1》被完全,机械化空间出无情的本质。

      从电影的表面叙述来看,机械化空间的功能是为了人类免受耀斑病毒的袭击,以维持人类种族的存在。

      然而,通过深层叙述,这个机械化的空间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需求而存在的。

      机械化空间的人类实践活动并不以人类的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而是为了获取耀斑疾病的解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科学实验的非自然价值目标。

      意识到机械化空间的真实本质后,托马斯等人使用手段突破了机械化空间的,进入电影中另一个非生态的宏观叙事空间:焦土世界。

      除了城市物理空间的崩溃外,的人类群体在废墟中过着颓废的生活,他们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毒物泛滥,人们于和毒物所营造的虚幻幻想。

      现代人类文明所引以为傲的社会秩序彻底崩溃,宛如艾略特《荒原》中所描绘那个“没有、、泛滥、世态炎凉”的荒凉世界。

      焦土世界的自然空间是通过真实的荒漠实景场景来建构的。导演运用暗调来营造自然荒凉的气氛。

      作为科学技术的实践空间,人类所的意义对科学技术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焦土世界的荒凉空间则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失去控制的现实场景。

      该病毒是某些个人利益集团为了而开发的,它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人类超越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实验的产物。

      这个非自然的产物最终脱离了人类有限的控制力,演化为一种超越人类和自然的存在,并开始人类群体,引发了生态,将人类繁荣的世界转变为焦土世界的荒凉空间。

      在电影《烧痕审判》中,导演韦斯·安德森通过对宏观叙事空间和微观人物角色的建构,预示了以崇尚“科技至上”的科学主义为导向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荒凉景象,并创造了一幅立体的基于失控科技的荒凉图景。

      美国生物学家兼环保主义者巴里·康芒纳认识到:“技术似乎常常以一种超越人类操控的自主力量作用”,这一观察在电影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遥远的未来,如果人类失去对科技发展的控制,电影《烧痕审判》中所展示的荒凉田园图景可能会成为现实。

      因此,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抛弃“科学至上”的科学主义价值观,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个体的主体性为价值导向,将其置于科学实践的价值考量之中。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人类与赖以的自然遭受生态的命运,实现自然生态空间和人类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并构筑一个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参考文献】01、阮世勤,古典叙事的现代重构:解读电影《移动迷宫》,广东大学学报,2015。02、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03、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04、蒋承勇,外国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